高低溫試驗相價格合理,高低溫試驗相更寬的升溫速率要求需要更大功率的加熱器組和相應的電力控制系統,會增加成本。
一、 核心系統對價格的影響
1. 制冷系統 - 主要成本之一
溫度范圍:
0℃ ~ +150℃: 基礎配置,成本。
-20℃ ~ +150℃: 需要單級壓縮制冷,成本增加。
-40℃ ~ +150℃: 通常需采用復疊式壓縮制冷系統,成本顯著上升。
-70℃ ~ +150℃ 或更低: 需高性能復疊式系統,使用更大功率壓縮機及特殊制冷劑,成本最高。
壓縮機品牌與類型:
進口品牌(如德國博客、法國泰康、美國谷輪)壓縮機價格高于國產品牌。
半封閉壓縮機價格高于全封閉壓縮機。
多壓縮機并聯系統的成本遠高于單壓縮機系統。
冷凝器冷卻方式: 水冷式系統結構復雜,需配套冷卻水系統,成本通常高于風冷式。
2. 控制系統
控制器類型:
按鍵式簡易控制器成本。
彩色觸摸屏程序控制器成本中等。
“觸摸屏 +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組合是配置,高,精度和穩定性也最佳。
控制軟件功能: 支持多段編程、數據記錄、遠程通訊、USB導出等高級功能的軟件會增加成本。
3. 箱體結構與材料
內箱尺寸: 容積越大,材料成本、制冷及加熱功率需求越高,價格呈指數級增長。
材料等級:
內箱使用SUS304不銹鋼為標準配置。若需SUS316不銹鋼或鏡面不銹鋼,成本增加。
外箱采用不銹鋼板價格高于冷軋鋼板噴涂。
保溫層: 更厚的保溫層(如150mm優于100mm)提升保溫效果,但會增加材料與制造成本。
觀察窗: 標準尺寸的單層或雙層玻璃成本較低。大型多層電加熱防霜觀察窗成本高。
4. 加熱系統
更寬的升溫速率要求需要更大功率的加熱器組和相應的電力控制系統,會增加成本。
5. 選件與附加功能
引線孔、樣品架、可視窗口、記錄儀、通訊軟件、網絡接口等均為額外成本。
二、 主要性能參數對價格的影響
溫度均勻度: 要求越高(如±1.0℃優于±2.0℃),對風道設計、風機性能和箱體保溫的要求越苛刻,成本越高。
溫度波動度: 要求越高(如±0.3℃優于±0.5℃),對控制系統和傳感器精度的要求越高,成本增加。
升降溫速率: 要求更高的平均速率或線性速率,需要更大功率的制冷和加熱系統,成本急劇上升。
三、 價格區間參考(基于標準容積,如100L左右)
經濟型(約 人民幣1-3萬元):
溫度范圍:-20℃ ~ +150℃
單級壓縮制冷,基礎品牌壓縮機。
簡易控制器或基礎程序控制器。
基礎溫度均勻度(如≤2.5℃)。
標準型(約 人民幣3-8萬元):
溫度范圍:-40℃ ~ +150℃ 或 -70℃ ~ +150℃
復疊式壓縮制冷,進口品牌壓縮機。
彩色觸摸屏程序控制器,具備數據記錄功能。
良好的溫度均勻度(如≤2.0℃)。
高性能型(約 人民幣8-20萬元以上):
溫度范圍:-70℃ ~ +180℃ 或更寬。
高性能復疊式制冷系統,多壓縮機并聯。
“觸摸屏+PLC”控制系統,高精度PID調節。
優異的溫度均勻度(如≤1.5℃)和波動度(如≤0.3℃)。
可定制快速溫變速率。
全面的選件和定制化服務。
四、 選型與價格平衡建議
明確測試標準: 嚴格依據產品測試規范確定必要的溫濕度范圍、精度及變化速率,避免為過高性能支付額外成本。
評估核心部件: 關注壓縮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品牌與型號,這直接關系到設備壽命與長期穩定性。
考慮長期運行成本: 高效的制冷系統與良好的保溫設計雖初始投資較高,但能顯著降低長期電費支出。
廠家技術實力: 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和嚴格質檢體系的廠家,產品可靠性和售后服務更有保障,間接影響總體擁有成本。

